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
4/27 - Interlanguage

中介語 (Interlanguage) 的概念是Larry Selinker(1972)年所提出的一套理論。傳統上我們認為如果學習者所說的句子「不合文法」,就將之稱為「病句」或「錯誤」,但是Corder(1971)認為學生所產生的語料,其實是一套獨立而有系統的語法體制,他將之稱為「個人習語      (idiosyncratic dialect)Corder 認為:「我們之所以要研究學習者的語言,是要去發現為什麼它們會這樣,也就是要去探討為什麼學習者要這樣表達,最後去解釋學習者的學習過程。Selinker 的「中介語理論」也是採取Corder 的看法,他將Corder 的「個人習語」稱為由第一語言過渡到第二語言的「中介語」。

「中介語」不但同時具有第一語言(L1)及第二語言(L2)的某些成分,也包含了學習者自己建立的語法系統,這是第一語言跟第二語言都不具有的。Selinker 將「中介語」的成因分為五類:
(1) 第一語言的轉移 (language transfer) 例如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,很容易將and 的用法等同於漢語的連接性用法。
(2) 語言訓練的轉移 (transfer of training)
例如教材或是老師的教授只介紹「還」的某幾種用法,而忽略了其他的用法,學習者自然就只會使用課本中出現的句子,除非他們能從其他的管道學習到「還」的其他用法。
(3) 對第二語言規則的過度概化 (overgeneralization)
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旦學習者接觸過「也」,就很容易將之作為所有連接名詞、動詞或子句的連接詞,而忽略了它的語法限制與其他連接詞的用法。
(4) 學習第二語言的策略 (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)
學習者常基於方便夠用原則,而停止深入地了解第二語言的其他用法,例如當他們學過「還好」可以表示英語的OK .,因為使用的機會很多,也很方便,他們就很容易停止進一步學習「還....」其他的用法,並忽略理解其細部的差異或加上「算」、「挺」之後的差別,這時對於「還」的認識就有侷限了。
(5) 溝通的策略 (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)
例如當學習者發現即使不使用連接詞來表達上下文的關係,只要說出具有意義的單句,也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,那麼就很容易避免使用「也」、「又」、「還」或其他的連接詞了。

Selinker 認為,當我們真正面對學習者的中介語時,其實我們很難區分它真正的成因是上述五項中的哪一個,而且有時可能不止一個,但是它們的確是我們在學習者中介語中很容易見到的幾個特徵。Selinker 並進一步指出,雖然隨著學習者對第二語言接觸與使用的增加,「中介語」與「第二語言」的距離會越來越近,學習者的語法錯誤會越來越少,但是他發現中介語有另外一個特徵是「僵化現象(fossilization)

所謂「僵化現象」是指學習者會不斷重複某一些語言結構的錯誤,尤其是他們感到焦慮、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表達的主題是他們所不熟悉的時候,這樣的錯誤就很容易重 複地出現。對於這種「僵化現象」,我們認為最有力的解決方式就是透過教師不斷地提醒,引導學習者能夠自發的糾正,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僵化現象,當然與上述的五項成因是密切相關

**中介語 (Interlanguage):A second-language learner internalizes his own systematic set of rules to use for speak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second language, thus creating an interlanguage.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留言板